话说庞暖想要趁着击败燕国的威势,联合各国,共同谋划对抗秦国。除了齐国依附秦国之外,韩国、魏国、楚国、燕国,各自派出精锐部队,多的有四五万人,少的也有两三万人,大家共同推举春申君黄歇为上将。黄歇召集各位将领商议说:“我们多次出兵讨伐秦国,总是以函谷关为目标,可秦国在那里防守极为严密,我们一直没能成功。而且我们的士兵也都深知仰攻的艰难,都有畏缩不前的心理。要是我们取道蒲坂,从华州向西,直接袭击渭南,进而窥视潼关,这就是《兵法》中所说的‘出其不意’啊。” 各位将领纷纷表示赞同。于是,五路大军都从蒲关出发,朝着骊山方向进发,直接攻打渭南,却未能攻克,便将渭南包围了起来。
秦国丞相吕不韦派将军蒙骜、王翦、桓齮、李信、内史腾,各率领五万士兵,五路秦军分别应对五国的军队。吕不韦亲自担任大将,统一指挥所有秦军,在离潼关五十里的地方分为五个屯营,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分布开来。王翦对吕不韦说:“五国派出全部精锐,攻打一座城却攻不下来,可见他们的实力也不过如此。韩、赵、魏三国靠近秦国,经常与秦国交战,而楚国在南方,他们前来路途遥远,况且自从张仪去世后,三十多年来秦楚两国没有相互攻伐。我们要是挑选五个屯营中的精锐,合力攻打楚国,楚国必定难以支撑。只要楚国这一路军队被打败,其他四路军队就会望风而逃。” 吕不韦觉得这个计策很有道理。于是,他让五个屯营像往常一样设置壁垒、树立旗帜,暗中却从每个屯营中抽调一万精兵,约定在凌晨四更时一起行动,前往偷袭楚国的营地。
当时,李信因为粮草运送迟缓,想要斩杀督粮牙将甘回,众将求情才得以幸免,但还是打了甘回一百多鞭。甘回怀恨在心,夜里逃到楚军营地,把王翦的计策告诉了他们。春申君大吃一惊,想要派人快马加鞭去通知其他各营,又担心来不及,于是当机立断,传令全军拔营而起,连夜急行军五十多里,才敢放慢速度前进。等到秦军赶到时,楚国的营地已经撤离了。王翦说:“楚军提前逃走,肯定是有人泄露了我们的计谋。虽然计划没有成功,但军队已经到了这里,不能空手而回。” 于是,秦军前往偷袭赵国的营地。赵军营地壁垒坚固,秦军久攻不下。庞暖手持宝剑,站在军门,谁敢擅自行动就立刻斩杀。秦军混乱了一夜,到了天亮,燕国、韩国、魏国的军队都赶来救援,蒙骜等人才收兵。
庞暖对楚国军队没有到来感到奇怪,派人去打探,得知他们已经提前撤离,不禁叹息道:“‘合纵’这件事,今后怕是难以成功了!” 各位将领都请求班师回朝,于是韩国、魏国的军队先返回了本国。庞暖对齐国单独依附秦国感到愤怒,便率领燕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,夺取了饶安一座城池后才返回。
再说春申君逃回郢城,四国分别派人来质问:“楚国是‘合纵’的盟主,为什么不打招呼就先回去了,能说说原因吗?” 考烈王也责备黄歇,黄歇既惭愧又害怕。当时,有个魏国人朱英,在春申君门下做门客,他知道楚国正畏惧秦国,于是劝说春申君:“人们都认为楚国曾经是强国,到了您执政时就衰落了,我却不这么认为。先王在世的时候,秦国离楚国很远,西边隔着巴蜀,南边隔着两周,而且韩、魏两国又在后面虎视眈眈,所以三十年来楚国没有秦国的祸患。这并不是楚国强大,而是形势造成的。如今两周已经被秦国吞并,而且秦国正与魏国结仇,魏国很快就会灭亡,那么陈、许一带就会成为秦国进攻楚国的通道,恐怕秦楚之间的争斗,从此就要开始了,到时候您受到的责备,恐怕还在后头呢。您为什么不劝说楚王把都城向东迁到寿春,那里离秦国较远,凭借长长的淮河来巩固自身,这样可以稍微安定一些。” 黄歇觉得这个计谋不错,就向考烈王进言,于是考烈王选择吉日迁都。楚国最初建都郢,后来迁到鄀,又迁到陈,现在又迁到寿春,一共迁移了四次。史臣为此赋诗感叹:
周为东迁王气歇,楚因屡徙霸图空;
从来避敌为延敌,莫把托岐托古公。
再说考烈王在位时间已经很长了,却一直没有子嗣。黄歇到处寻找容易生育的女子献给考烈王,可始终没有怀孕的。有个赵国人李园,也在春申君门下做舍人。他的妹妹李嫣容貌美丽,李园想把妹妹献给楚王,又担心时间长了妹妹因为没有孩子而失宠,心里犹豫不决。他心想:“必须先把妹妹献给春申君,等她怀孕了,再献给楚王,如果幸运地生下儿子,日后被立为楚王,那就是我的外甥了。” 又想:“我要是自己把妹妹献上去,不会受到重视。还得想个小计策,让春申君自己来求我。” 于是,李园请了五天假回家,故意超过假期,直到第十天才回来。
春申君责怪他回来得太晚,李园回答说:“我有个妹妹叫李嫣,颇有姿色,齐王听说后,派使者来求娶。我和使者喝了几天酒,所以误了归期。” 春申君心想:“这个女子能让齐王听说,肯定是个大美人。” 于是问道:“已经接受齐王的聘礼了吗?” 李园回答说:“还在商议,聘礼还没到呢。” 春申君说:“能让我见一见她吗?” 李园说:“我在您门下做事,我的妹妹就如同您的妾婢一样,怎么敢不听从您的命令。” 于是精心打扮妹妹,把她送到春申君府中。春申君一见李嫣,十分欢喜,当晚就赏赐给李园二双白璧、三百镒黄金,留下李嫣侍寝。不到三个月,李嫣就怀孕了。
李园私下问妹妹李嫣:“做妾和做夫人,哪个更尊贵?” 李嫣笑着说:“妾怎么能和夫人相比呢?” 李园又问:“那么做夫人和做王后,哪个更尊贵?” 李嫣又笑着说:“王后尊贵多了!” 李园说:“你在春申君府中,不过是个受宠的妾罢了!如今楚王没有儿子,幸好你怀孕了,如果把你献给楚王,日后生下儿子成为国王,你就是太后了,这不是比做妾强多了吗?” 于是,李园教给妹妹一番说辞,让她在与春申君枕席之间,如此这般地劝说…… 李嫣一一记住了。
夜里侍寝的时候,李嫣就向春申君进言说:“楚王对您的宠爱,即使是兄弟也比不上。如今您做楚国的相国二十多年了,可楚王还没有儿子,等楚王百年之后,就要改立他的兄弟为国君。兄弟对您没有恩情,肯定会各自任用自己亲近宠信的人,您怎么能长久地得到宠爱呢?” 春申君听了,沉思不语。李嫣又说:“我担心的还不止这些。您地位尊贵,执政时间长,对楚王的兄弟们多有失礼之处,要是他们真的即位,灾祸就会降临到您身上,岂止是江东的封邑保不住啊!” 春申君惊讶地说:“你说得对,我没想到这些!现在该怎么办呢?” 李嫣说:“我有一个计策,不仅能免除灾祸,还能带来很多好处。只是我不好意思说出口,又担心您不听我的,所以一直没敢说。” 春申君说:“你为我出谋划策,我怎么会不听呢?” 李嫣说:“我现在自己感觉怀孕了,其他人还不知道。幸好我侍奉您的时间不长,如果凭借您的地位,把我献给楚王,楚王肯定会宠爱我。我如果有幸生下儿子,日后必定成为嫡嗣,那么就是您的儿子做国王了。整个楚国都能得到,这与面临不可预测的灾祸相比,哪个更好呢?” 春申君如梦初醒,高兴地说:“‘天下有智谋的女子,胜过男子’,说的就是你啊。”
第二天,春申君就把李园叫来,把想法告诉了他,还秘密地把李嫣送到别的住处。春申君进宫对楚王说:“我听说李园的妹妹李嫣长得很漂亮,看相的人都说她有旺夫相,日后必定尊贵,齐王刚刚派人来求娶她,大王不能落在后面啊。” 楚王立刻命令内侍宣李嫣入宫。李嫣善于谄媚,楚王非常宠爱她。到了产期,李嫣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,长子叫扞,次子叫犹。楚王高兴得不得了,于是立李嫣为王后,长子扞为太子。李园成了国舅,地位尊贵,备受宠信,与春申君的权势相当。
李园为人奸诈多谋,表面上对春申君更加恭敬,内心却十分忌恨他。到了考烈王二十五年,考烈王患病很久都没有痊愈。李园想起妹妹怀孕的事情,只有春申君知道,将来太子做了国王,和春申君不好相处,不如杀了春申君,以绝后患。于是,李园派人到处寻找勇猛有力的人,招揽到自己门下,给他们丰厚的衣食,来收买他们的心。朱英听说后,心里起了疑心,说:“李园豢养了很多敢死之士,肯定是为了对付春申君。” 于是,朱英进宫去见春申君,说:“天下有无妄之福,有无妄之祸,还有无妄之人,您知道吗?” 春申君问:“什么是‘无妄之福’?” 朱英说:“您做楚国的相国二十多年了,名义上是相国,实际上和楚王没什么两样。现在楚王病了很久都没好,一旦去世,少主即位,您辅佐少主,就像伊尹、周公一样,等少主长大后,再把政权还给他;如果上天眷顾,人心所向,您就可以南面称王。这就是所谓的‘无妄之福’。” 春申君又问:“什么是‘无妄之祸’?” 朱英说:“李园是国王的舅舅,而您的地位在他之上,他表面柔顺,内心其实不服气。而且同谋者之间容易相互嫉妒,这是必然的趋势。我听说他暗中豢养敢死之士已经很久了,他想干什么呢?楚王一死,李园肯定会抢先入宫掌权,然后杀了您灭口。这就是所谓的‘无妄之祸’。” 春申君接着问:“什么是‘无妄之人’?” 朱英说:“李园因为妹妹的缘故,和宫中的消息朝夕相通,而您住在城外,遇事总是慢一步。如果您让我担任郎中令,我就能带领众郎官,要是李园抢先入宫,我就为您杀了他。我就是所谓的‘无妄之人’。” 春申君听了,哈哈大笑,说:“李园是个软弱的人,而且一直对我很恭敬,怎么会有这种事呢?您是不是想得太多了?” 朱英说:“您今天不听我的话,后悔就来不及了。” 春申君说:“您先退下,让我再观察观察。如果有需要您的地方,我会派人去请您。”
朱英离开三天后,都没有看到春申君有什么动静,知道自己的话没有被采纳,叹息道:“我再不走,灾祸就要降临到我头上了!范蠡泛舟五湖的风范,我也该效仿啊。” 于是,朱英不辞而别,向东逃到吴地,隐居在五湖之间。髯翁写诗感叹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