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(1/2)

行者向菩萨告辞后,按下云头,把袈裟挂在香楠树上,抽出金箍棒,朝着黑风洞打了进去。洞里哪还有一个小妖的影子?原来是他们见菩萨现身,降得老怪在地上打滚,吓得赶忙四处逃散了。行者索性继续发威,在几层洞门上都堆上干柴,从前到后,一把火点燃,把黑风洞烧成了 “红风洞”。随后,他拿起袈裟,驾着祥光,径直朝北返回。

话说三藏一直盼着行者赶紧回来,心里十分疑惑,不知道是请菩萨没请到,还是行者找借口逃走了。正在胡思乱想之际,只见半空中彩雾闪烁,行者突然落到台阶前,喊道:“师父,袈裟拿回来啦。” 三藏喜出望外。众僧也都满心欢喜,说道:“好了!好了!我们的性命,今天总算是保住了。” 三藏接过袈裟,问道:“悟空,你早上走的时候,说好了吃完饭到晌午就回来,怎么现在太阳都偏西了才回来?” 行者便把请菩萨施展变化降妖的事情,详细地说了一遍。三藏听后,赶忙设了香案,朝南礼拜,说道:“徒弟啊,既然找回了佛衣,那就赶紧收拾包裹出发吧。” 行者说:“别急,别急。今天天色已晚,不是赶路的时候,还是等明天早上再走吧。” 众僧们一听,一齐跪下说:“孙老爷说得对:一来天色晚了,二来我们还有些心愿未了。如今幸好平安无事,又找回了宝贝,等我们还了愿,请老爷赐福,明天一早再送老爷西行。” 行者说:“没错,没错。” 你看那些和尚,把从火里抢出来的剩余钱财都拿了出来,各尽其能,准备了斋饭,烧了祈求平安的纸,念了几卷消灾解厄的经文。当晚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。

第二天一大早,众人刷洗好马匹,收拾好行囊准备出门。众僧一直送到远处才回去。行者在前引路。此时正值春意融融的时节,只见:

嫩绿的青草衬托着玉骢马的蹄印,显得格外柔软;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,新露闪烁着光芒。

桃杏满林,竞相展现艳丽的色彩;薜萝绕着小径,充满生机活力。

沙堤在暖阳的照耀下,鸳鸯悠然沉睡;山涧中花香四溢,蛱蝶温顺地飞舞。

就这样,秋去冬残,春天已过了大半,真不知何年才能行满功德,求得真经。

师徒二人在荒路上走了五七天,忽然有一天,天色渐晚,远远地望见有一个村庄。三藏说:“悟空,你看那边有个山庄离得不远,我们去那里借住一晚,明天再赶路,怎么样?” 行者说:“先等老孙我去看看吉凶,再做打算。” 师父拉住缰绳,行者定睛一看,只见:

竹篱密密麻麻,茅屋层层叠叠。参天的野树在门前迎接,弯曲的溪水和溪上的小桥映衬着门户。道旁的杨柳绿意葱茏,园内的花朵香气扑鼻。此时夕阳西下,山林中处处传来鸟雀的喧闹声;晚烟从烟囱中袅袅升起,条条道路上牛羊缓缓归家。又见那吃饱的鸡和猪在屋角酣睡,喝醉的邻居老翁唱着歌走来。

行者看完后说:“师父可以前行了。这肯定是个不错的村庄,正好可以借宿。” 长老催动白马,很快就来到了村口。这时,又看见一个少年,头上裹着绵布,身穿蓝色袄子,拿着伞,背着包裹,扎着裤脚,脚上穿着一双三耳草鞋,雄赳赳地从街上匆匆走过。行者顺手一把拉住他,问道:“你要去哪里?我向你打听个消息:这里是什么地方?” 那个人拼命挣扎,嘴里叫嚷着:“我们庄子上没人了?就我好打听消息?” 行者陪着笑脸说:“施主别生气。‘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’。你就跟我说说地名,又有什么害处呢?说不定我还能帮你解决烦恼呢。” 那人挣不脱行者的手,气得直跳脚,说:“倒霉!倒霉!在家里受家长的气也就罢了,又碰到你这个光头,受你的气!” 行者说:“你要是有本事挣开我的手,那你就走吧。” 那人左扭右扭,却怎么也扭不动,就好像被一把铁钳子夹住了一样。他气得扔下包袱,丢了伞,两只手雨点般地朝着行者抓来。行者一只手扶着行李,一只手抵住那人,任凭他怎么折腾,就是抓不到行者。行者抓得更紧了。那人急得暴跳如雷。三藏说:“悟空,那边不是有人来了吗?你去问别人就是了,干嘛一直扯着他不放?放他走吧。” 行者笑着说:“师父您不知道。问别人没用,只有问他,才有收获。” 那人被行者扯得没办法,只好说出实情:“这里是乌斯藏国界,叫高老庄。庄子上大半人家都姓高,所以叫高老庄。你放我走吧。” 行者又问:“看你这一身行头,不像是走短途的。你老实跟我说,你要去哪里,到底要干什么,我才放你。”

这人无奈之下,只得把实情告诉行者:“我是高太公的家人,叫高才。我家太公有个女儿,今年二十岁了,还没嫁人。三年前被一个妖精霸占了。那妖精当了三年女婿。我太公不高兴,说:‘女儿招了个妖精,不是长久之计:一来败坏家门,二来也没个亲家可以来往。’一直想把这个妖精赶走。可那妖精怎么都不肯走,还把我家小姐关在他的后宅,都快半年了,也不让她和家里人见面。我太公给了我几两银子,让我去寻访法师,捉拿那个妖怪。这段时间我一直没停过,前前后后请了三四个人,都是些没本事的和尚、没出息的道士,根本降不住那妖精。刚才太公还骂了我一顿,说我办事不力,又给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,让我再去找厉害的法师来降妖。没想到撞上你这个克星,扯着我不放,耽误我赶路,所以我里外受气,没办法才跟你叫嚷。没想到你还有些手段,我挣不过你,这才把实情告诉你。你放我走吧。” 行者说:“你运气好,我有办法。这事儿正好合我的意。你也不用跑远路,也不用花银子了。我们可不是那些没本事的和尚、没出息的道士,我们真有本事,专门会捉妖。这就叫‘一来照顾了郎中,二来又治好了眼病’。麻烦你回去跟你家主人说,我们是从东土大唐奉皇帝旨意前来,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御弟圣僧,擅长降妖除怪。” 高才说:“你可别耽误我。我现在一肚子气,你要是哄我,没本事捉住那妖精,那不又让我跟着受气?” 行者说:“保证不会耽误你。你带我到你家门口去。” 那人实在没办法,只好真的提起包袱,拿了伞,转身带着他们师徒来到家门口,说:“二位长老,你们先在马台上稍微坐一会儿,我进去禀报主人知道。” 行者这才松开手,放下担子,牵过马,师徒俩在门口站着等候。

高才走进大门,径直往中堂走去,正好撞见高太公。太公骂道:“你这个没脑子的畜生,怎么不去找人,又跑回来干什么?” 高才放下包裹和伞,说:“禀告主人,我刚走到街口,就碰到两个和尚,一个骑马,一个挑担。他们拉住我不放,问我要去哪里。我一开始没跟他们说,可他们缠着我,我脱不了身,就把主人家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。他们听了很高兴,说要帮我们捉那妖怪呢。” 高老道:“他们是从哪里来的?” 高才说:“他们说是东土大唐奉皇帝旨意前来,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御弟圣僧。” 太公道:“既然是远道而来的和尚,说不定真有些本事。他们现在在哪里?” 高才说:“就在门外等着呢。”

太公连忙换了衣服,和高才出去迎接,喊了声 “长老”。三藏听到喊声,急忙转身,太公已经来到面前。只见那老者头戴一顶乌绫巾,身穿一件葱白蜀锦衣,脚蹬一双糙米皮的犊子靴,系着一条黑绿绦子,满脸笑容地迎上来,说道:“二位长老,行礼了。” 三藏还了礼,行者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。那老者见行者相貌丑陋凶恶,便不敢和他行礼。行者说:“怎么不跟老孙我打招呼?” 那老儿有些害怕,对高才说:“你这小子,可别害死我啊!家里已经有个丑头怪脑的女婿打发不走,你怎么又招来个雷公似的人来害我?” 行者说:“老高,你活了这么大岁数,还不明白事理!要是只看相貌取人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我老孙虽然长得丑,可本事大着呢。能帮你家捉住妖精,降伏鬼魅,抓住你那女婿,把你女儿还给你,这才是好事,何必一直揪着相貌不放呢!” 太公听了,战战兢兢的,只好强打精神,说了声 “请进”。行者听到邀请,才牵了白马,让高才挑着行李,和三藏一起进去。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,就把马拴在敞厅的柱子上,拉过一张退光漆的交椅,让三藏坐下。他又拉过一张椅子,在旁边坐下。高老道:“这个小长老,还挺自在的。” 行者说:“你要是肯留我住上半年,我还更自在呢。”

大家坐定后,高老开口问道:“刚才我的仆人说,二位长老是从东土来的?” 三藏回答:“正是。贫僧奉朝廷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,路过贵庄,特来借住一晚,明天一早便启程赶路。” 高老接着问:“二位原本是来借宿的,怎么又说会捉妖怪呢?” 行者说道:“因为要借宿,顺便捉几个妖怪耍一耍。请问府上有多少妖怪啊?” 高老叫苦道:“天哪!哪还能数得过来!就这一个妖怪女婿,都快把我们折磨死了!” 行者说:“你把那妖怪的详细情况,他有多大本事,从头到尾跟我讲讲,我好帮你捉住他。” 高老说:“我们这庄子,从古至今,都没听说过有什么鬼怪、魑魅魍魉来捣乱。只是我运气不好,没有儿子,只生了三个女儿:大女儿叫香兰,二女儿叫玉兰,三女儿叫翠兰。前两个女儿从小就许配给了本庄人家,只有小女儿,我本想招个女婿,指望他能和我们一起生活,做个养老女婿,支撑门户,干活出力。没想到三年前,来了一个汉子,模样倒是挺周正,他说自己是福陵山上的人,姓猪,上无父母,下无兄弟,愿意给人家当女婿。我看他是个无牵无挂的人,就把他招了进来。刚进门的时候,他倒也勤快:耕田耙地,不用耕牛农具;收割庄稼,不用刀斧。早出晚归,确实还不错。只是有一点,他会变模样。” 行者问道:“怎么个变法?” 高老说:“刚来时,是个黑胖汉子,后来就变成了一个长着长嘴大耳朵的呆子,脑后还有一溜鬃毛,身体粗糙得吓人,头脸就像猪的模样。而且他食量特别大: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;早上吃点心,也得要百十个烧饼才够。还好他吃素,如果再喝酒吃肉,我这点家业田产,不出半年,就得被他吃光!” 三藏说:“因为他能干,所以才吃得这么多。” 高老说:“吃还算是小事,他现在还会弄风,搞得云来雾去,飞沙走石,把我们一家人还有左邻右舍都吓得不得安宁。还把我女儿翠兰关在后宅子里,都半年没见面了,也不知道是死是活。所以知道他是个妖怪,我就想请个法师来把他赶走。” 行者说:“这有什么难的?老人家你放心,今晚我保证帮你捉住他,让他写个退亲文书,把你女儿还给你,怎么样?” 高老大喜道:“自从招了他,我名声坏了,亲戚也疏远了好多!只要能捉住他,要什么文书?就麻烦你帮我把这祸根除掉吧。” 行者说:“容易!容易!等天黑了,就见分晓。”

老儿十分高兴,连忙让人擦拭桌椅,摆上斋饭。吃完斋饭,天色渐晚,老儿问道:“你们需要什么兵器?要多少人跟着?趁早准备好。” 行者说:“兵器我自己有。” 老儿说:“二位就只有那根锡杖,锡杖怎么能打得过妖精呢?” 行者随即从耳朵里取出一根绣花针,捏在手中,迎着风晃了一晃,就变成了碗口粗细的一根金箍铁棒,对着高老说:“你看看这根棍子,和你家的兵器比怎么样?能打得过那妖怪吗?” 高老又问:“既然有兵器,那要人跟着吗?” 行者说:“我不需要人,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人家,陪着我师父清清静静地坐着聊聊天,我好放心离开。等我把那妖精捉来,当着大家的面问清楚情况,帮你把这祸根除掉。” 老儿马上叫来家仆,邀请了几个亲戚朋友。不一会儿,大家都到齐了。相互见礼之后,行者说:“师父,你放心稳稳地坐着,老孙我去了。”

你看他拿着铁棒,拉着高老说:“你带我去后宅看看妖精住的地方。” 高老便带着他来到后宅门口。行者说:“你去拿钥匙来。” 高老说:“你先看看。要是能用钥匙,我就不请你了。” 行者笑着说:“你这老头,年纪虽大,却不懂开玩笑。我这话是哄你玩玩的,你还当真了。” 走上前,摸了摸锁,原来是用铜汁浇灌的锁子。他一怒之下,用金箍棒一捣,捣开了门扇,里面黑洞洞的。行者说:“老高,你去叫你女儿一声,看她在不在里面。” 老儿壮着胆子叫道:“三姐姐。” 女儿听出是父亲的声音,才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:“爹爹,我在这里呢。” 行者睁着金睛火眼,在黑影里仔细一看,你道她是什么模样?只见她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宝书网 . www.baoshu.org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宝书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