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行者侍奉着唐僧向西进发,走了好些日子,正值腊月寒冬时节,北风凛冽,大地冰封,道路湿滑。他们所行之处,皆是悬崖峭壁,崎岖难行,山峦重叠,险峻异常。三藏骑在马上,远远地听到呼呼啦啦的水声震耳,便回头对行者说:“悟空,是哪里的水响?” 行者回答:“我记得这里叫蛇盘山鹰愁涧,想必是涧里的水在作响。” 话还没说完,马已经走到了涧边,三藏拉紧缰绳,仔细观看。只见:
涓涓细流如寒脉,穿过云雾潺潺流淌,清澈的水波在阳光映照下泛着红光。夜晚,水流声在幽谷中回荡,仿佛伴随着夜雨淅淅沥沥;清晨,水波闪耀着霞光,绚丽夺目,几乎要眩晕人的双眼。千仞高的浪涛飞溅,好似喷溅的碎玉,一泓涧水潺潺作响,伴着清风呼啸。涧水最终流入万顷烟波浩渺的地方,鸥鹭自由自在,忘却了钓钩的存在。
师徒二人正看着,突然涧中一声巨响,钻出一条巨龙。它推着波浪,跃出崖山,直冲向长老。行者见状,急忙扔下行李,一把将师父从马上抱下来,转身就跑。那条龙追赶不及,一口将白马连带着鞍辔吞进了肚子里,然后又潜入水中,没了踪影。行者把师父安置在高地上坐下,这才回来牵马挑担,却发现只剩下一担行李,马匹不见了。他把行李担送到师父面前说:“师父,那条孽龙也不见了,只是把我的马惊跑了。” 三藏说:“徒弟啊,这可怎么找回马呢?” 行者说:“放心,放心,等我去看看。”
他打了个呼哨,跳到空中。睁开火眼金睛,用手搭起凉篷,四下张望,却根本看不到马的影子。他按下云头,回来报告说:“师父,我们的马肯定是被那条龙吃了,四处都找不到。” 三藏说:“徒弟呀,那家伙能有多大的嘴,竟然把那么大的一匹马连鞍辔都吞了?说不定是受了惊吓,挣脱缰绳,跑到山坳里去了。你再仔细找找。” 行者说:“你不知道我的本事。我这双眼,白天能看穿一千里路的吉凶。就是一千里之内,蜻蜓展翅我都能看见,何况那么大的一匹马,我怎么会看不见!” 三藏说:“既然是它吃了,我还怎么前进!可怜啊!这万水千山,可怎么才能走完!” 说着,眼泪像雨一样落下来。行者见他哭了起来,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暴躁,大声喊道:“师父,你别这么软弱!你坐着!坐着!等老孙去找到那家伙,让它还我马匹就是了!” 三藏赶忙拉住他说:“徒弟呀,你去哪里找它?只怕它暗地里窜出来,又把我也害了?到那时人马都没了,可怎么办!” 行者听了这话,更加恼怒,大声吼道:“你太没用了!没用!又要骑马,又不让我去,照这样看着行李,坐到老死算了!”
行者正怒气冲冲地大声吆喝,难以平息怒火,忽然听到空中有人说话:“孙大圣别恼,唐御弟别哭。我们是观音菩萨派来的一路神只,特地来暗中保护取经的人。” 长老听了,急忙行礼。行者说:“你们是哪几位,报上名来,我好点名。” 众神说:“我们是六丁六甲、五方揭谛、四值功曹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,各自轮流值日听候差遣。” 行者问:“今天先从谁开始?” 众揭谛说:“丁甲、功曹、伽蓝轮流当值。我们五方揭谛中,只有金头揭谛昼夜不离左右。” 行者说:“既然这样,不当值的先退下,留下六丁神将与日值功曹和众揭谛保护我师父。等老孙去寻找涧中的孽龙,让它还我马来。” 众神遵命。三藏这才放下心来,坐在石崖上,叮嘱行者小心。行者说:“只管放宽心。” 好个猴王,整理了一下棉布直裰,撩起虎皮裙子,握紧金箍铁棒,抖擞精神,径直来到涧边,在半云半雾中,站在水面上高声喊道:“你这条泼泥鳅,还我马来!还我马来!”
话说那条龙吞下了三藏的白马后,伏在涧底,调养精神。突然听到有人叫骂着索要马匹,它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,猛地跃出水面,掀起波浪,跳了上来,说道:“是哪个敢在这里口出狂言,伤害我?” 行者见了它,大声喝道:“休走!还我马来!” 抡起金箍棒,劈头就打。那条龙也张牙舞爪地来抓行者。他们两个在涧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,确实都很勇猛。只见:
龙伸出锋利的爪子,猴举起金箍铁棒。龙的胡须如同白玉丝线垂下,猴的眼睛像赤金灯一样闪耀。龙的须下明珠喷吐着彩雾,猴手中的铁棒舞动着狂风。一个是迷失本性的孽畜,一个是敢欺天将的妖精。他们两个都因为遭受磨难,如今为了成功,各自施展本领。
他们来来往往,争斗了许久,盘旋了好长时间,那条龙渐渐力软筋麻,抵挡不住,转身又钻进了水里,深深地潜藏在涧底,再也不出来了。猴王不停地骂着,它也只装作没听见。
行者无可奈何,只得回去见三藏,说:“师父,这个妖怪被老孙骂了出来,它和我争斗了好久,因为害怕战败,就逃走了,现在只躲在水中间,再也不出来了。” 三藏问:“真的是它吃了我的马吗?” 行者说:“你看你说的什么话!不是它吃的,它怎么会出来回应,和老孙作对?” 三藏说:“你前几天打虎的时候,曾说有降龙伏虎的本事,今天怎么就降不住它了?” 原来这猴子最受不了别人逼问。听到三藏这么抢白了他一句,他立刻发起神威,说道:“别说了!别说了!等我再去和它较量一番!”
这猴王迈开大步,跳到涧边,使出那翻江搅海的神通,把鹰愁陡涧原本清澈见底的水,搅得如同九曲黄河泛滥的波涛。那条孽龙在深涧中,坐立不安,心里想道:“这真是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我刚摆脱天条的惩罚还不到一年,在这里随缘度日,又碰上这么个泼皮魔,他来害我!” 你看它越想越气,受不了这委屈,咬着牙,跳了出去,骂道:“你是从哪里来的泼魔,竟敢这样欺负我!” 行者说:“你别管我从哪里来,你只要还了我的马,我就饶你性命!” 那条龙说:“你的马被我吞进肚子里了,怎么吐得出来!不还你,你能把我怎么样!” 行者说:“不还马,看棍!我打死你,抵偿我马的性命!” 他们两个又在山崖下苦苦争斗起来。没斗几个回合,小龙实在难以抵挡,身子一晃,变成一条水蛇,钻进草丛里去了。
猴王拿着金箍棒,追了上去,拨开草丛寻找水蛇,却一点踪迹都没有。这可把他急得三尸神暴跳,七窍生烟,念了一声 “唵” 字咒语,立刻唤出当地的土地神和山神,他们一齐跪下说:“山神、土地前来拜见。” 行者说:“把腿伸过来,每人打五棍,给老孙解解气!” 二神叩头哀求道:“希望大圣手下留情,让小神把话说清楚。” 行者问:“你想说什么?” 二神说:“大圣被压了很久,小神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出来的,所以没有前来迎接,还望恕罪。” 行者说:“既然这样,我暂且不打你们。我问你们:鹰愁涧里的那条怪龙是从哪里来的?它为什么抢了我师父的白马吃了?” 二神说:“大圣您向来没有师父,原本是不伏天不伏地的混元上真,怎么会有师父的马呢?” 行者说:“你们不知道:我因为犯了欺君的事,整整受了五百年的苦难。如今承蒙观音菩萨劝我向善,让唐朝的真僧把我救了出来,让我做他的徒弟,去西天拜佛求经。因为路过这里,我师父的白马丢了。” 二神说:“原来是这样。这涧中向来没有妖怪,只是又深又陡又宽阔,水清澈见底,连鸦鹊都不敢飞过;因为水太清澈,能照见自己的影子,鸦鹊就以为是同类的鸟,常常自己跳进水里,所以才叫‘鹰愁陡涧’。只是前些年,观音菩萨去寻访取经人的时候,救了一条玉龙,把它送到这里,让它等候取经人,不许为非作歹。它只是饿了的时候,上岸抓些鸟鹊吃,或者捉些獐鹿来吃。不知道它今天怎么这么糊涂,冲撞了大圣?” 行者说:“第一次,它还和老孙交手,周旋了几个回合。第二次,是老孙叫骂,它就再也不出来了。因此我使了个翻江搅海的法术,搅混了涧水,它就跳了上来,还要争斗。它不知道老孙的金箍棒重,招架不住,就变成一条水蛇,钻进草里了。我追来寻找,却找不到它的踪迹。” 土地神说:“大圣有所不知。这条涧有千万个孔窍相通,所以波澜深远。想必这里也有一个孔窍,它钻进去了。大圣也不必在这里发怒寻找,要擒住这个东西,只需要请观世音菩萨来,它自然就会降服。”
行者听土地神这么一说,便招呼山神、土地,一同来到三藏面前,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。三藏发愁道:“要是去请菩萨,得多久才能回来?我这和尚又饿又冷,怎么受得了!” 话还没说完,只听见暗空中金头揭谛大声说道:“大圣,您不用亲自去,小神这就去请菩萨来。” 行者一听,非常高兴,连忙说道:“有劳了,有劳了!快去快去!” 那揭谛迅速驾起云头,径直朝着南海飞去。行者叮嘱山神、土地守护好师父,让日值功曹去寻找斋饭,自己则又到涧边巡视去了。
话说金头揭谛驾着云,很快就到了南海。他按落祥光,径直来到落伽山紫竹林中,拜托金甲诸天和木叉惠岸通报,得以见到菩萨。菩萨问道:“你来有什么事?” 揭谛说:“唐僧在蛇盘山鹰愁陡涧丢了马,孙大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。询问当地的土地神,说是菩萨您送在这里的孽龙把马给吞了。大圣让小神来,请菩萨您去降伏这条孽龙,归还他马匹。” 菩萨听了,说道:“这孽畜本是西海敖闰的儿子。他因为纵火烧了殿上的明珠,他父亲告他忤逆,在天庭犯了死罪。是我亲自去见玉帝,把他讨了下来,让他给唐僧做个脚力。他怎么反倒吃了唐僧的马?既然这样,我这就去看看。” 菩萨走下莲台,离开仙洞,和揭谛驾着祥光,越过南海而来。有诗为证:
佛说蜜多三藏经,菩萨扬善满长城。
摩诃妙语通天地,般若真言救鬼灵。
致死金蝉重脱壳,故令玄奘再修行。
只因路阻鹰愁涧,龙子归真化马形。
菩萨和揭谛没过多久就到了蛇盘山,在半空中停住祥云,低头查看,只见孙行者正在涧边叫骂。菩萨让揭谛去叫他过来。揭谛按落云头,没经过三藏,直接来到涧边对行者说:“菩萨来了。” 行者一听,急忙跳到空中,对着菩萨大声喊道:“你这个七佛之师,慈悲的教主!你怎么想出办法来害我!” 菩萨说:“你这个大胆的泼猴,愚蠢的赤尻马猴!我费尽心思,好不容易找来一个取经人,还叮嘱他救你性命,你怎么不感谢我救命之恩,反倒来跟我吵闹?” 行者说:“你可把我害苦了!你既然放我出来,就该让我自由自在地玩耍;你前几天在海上碰到我,嘱咐我几句,让我尽心尽力侍奉唐僧也就罢了;你为什么送他一顶花帽,哄我戴在头上受苦?这个金箍长在老孙头上,又教他念什么‘紧箍儿咒’,让那老和尚念了又念,疼得我头上一次又一次地剧痛 —— 这不是你害我是什么?” 菩萨笑着说:“你这猴子!你不遵守教令,不接受正果,如果不用这个办法约束你,你又要欺天诳上,哪里知道好歹!再像从前那样闯出大祸来,有谁能管得住你?只有戴上这个紧箍,你才肯走上我佛教的修行之路!” 行者说:“这事儿就算是我的劫数吧;可你为什么又把那条有罪的孽龙,送到这里成精,让它吃了我师父的马匹?这又是纵容坏人作恶,太不善良了!” 菩萨说:“那条龙,是我亲自奏明玉帝,把他要来,专门给取经人做脚力的。你想想,东土来的普通马匹,怎么能历经这万水千山?怎么能到达那灵山佛地?必须得有这匹龙马,才能去得了。” 行者问:“像它这样害怕老孙,躲起来不出来,该怎么办呢?” 菩萨对揭谛说:“你去涧边喊一声:‘敖闰龙王玉龙三太子,你出来,有南海菩萨在此。’他就会出来了。” 揭谛果然到涧边喊了两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