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曰:
行为短浅又亏心,最终只会落得贫穷,切不可心生奸计去害他人。
上天自有它的安排,贪图一时便宜往往会损害自身。
为人处世要留有余地,聪慧用五分就好,剩下五分留给儿孙。
若是十分聪慧都用尽,后代儿孙恐怕不如旁人。
当下,秦明和黄信来到栅门外查看,只见两路军马正好都到了。一路是宋江、花荣,另一路是燕顺、王矮虎,各自带着一百五十多人。黄信便让寨兵放下吊桥,大开栅门,迎接两路人马进入镇上。宋江早早传下号令:不许伤害一个百姓,不许伤到一个寨兵。先攻入南寨,把刘高一家老小全部杀光。王矮虎抢先夺走了刘高的老婆。小喽啰们把所有的家私、金银财物、宝货等,都装上车子,还有马匹牛羊,也全都牵走。花荣回到自己家中,把家中所有财物装载上车,接走了妻子、妹妹。清风镇上的百姓,都被放了回去。众多好汉收拾完毕,一行人马离开了清风镇,回到山寨。
车辆和人马都回到山寨,众人在聚义厅上相聚。黄信和众好汉行过礼后,坐在花荣旁边。宋江吩咐把花荣的家小安顿在一处休息,将刘高的财物分赏给众小喽啰。王矮虎带着那妇人,藏到了自己房内。燕顺便问道:“刘高的老婆现在哪里?” 王矮虎回答说:“这次该让她做我的押寨夫人了。” 燕顺说:“给你可以,先把她叫出来,我有话要说。” 宋江也说:“我正想问她。” 王矮虎便把那妇人叫到厅前,那婆娘哭着求饶。宋江喝道:“你这泼妇!我好心救你下山,念你是个命官的夫人,你为何恩将仇报?今日被擒,还有什么可说的?” 燕顺跳起身来说道:“这样的淫妇,还问她做什么!” 拔出腰刀,一刀将她砍为两段。王矮虎见砍了这妇人,心中大怒,夺过一把朴刀,就要和燕顺拼命。宋江等人起身劝阻。宋江说道:“燕顺杀了这妇人也是应该的。兄弟,你看我全力救她下山,想让他们夫妻团圆,她却反过来让丈夫害我。贤弟你把她留在身边,日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。宋江日后再给你找个好的,让贤弟满意。” 燕顺说:“兄弟我就是这么想的,不杀了她留着有什么用?日后肯定会被她害了。” 王矮虎被众人劝住,默默无言。燕顺喝令小喽啰打扫干净尸首和血迹,接着安排筵席庆贺。
第二天,宋江和黄信做主婚人,燕顺、王矮虎、郑天寿做媒人,要把花荣的妹妹嫁给秦明。所有礼物,都是宋江和燕顺准备的。大家吃了三五天筵席。成亲之后,又过了五七天,小喽啰打探到消息,上山报告说:“打听到青州慕容知府向中书省呈送文书,奏报花荣、秦明、黄信造反,要调集大军来征剿扫荡清风山。” 众好汉听了,商量道:“这小山寨不是久留之地。倘若大军到来,四面围住,我们又没有退路,怎么迎敌?要是再没有粮草,肯定难以逃脱。得想个长久之计。” 宋江说:“我有个计策,不知道合不合大家心意?” 当下众好汉都说:“愿听良策,还望兄长指教。” 宋江说:“在南方有个地方,名叫梁山泊,方圆八百多里,中间有宛子城、蓼儿洼。晁天王聚集着三五千军马,占据着水泊,官兵捕盗都不敢正眼看他。我们何不收拾人马,去那里入伙?” 秦明说:“既然有这么个好去处,那真是太好了。只是没人引荐,他们怎么会接纳我们呢?” 宋江大笑,便把打劫生辰纲金银一事,一直说到刘唐寄书,送金子谢我,因此杀了阎婆惜,逃亡江湖的事说了一遍。秦明听了,十分高兴,说:“这样的话,兄长正是他们的大恩人。事不宜迟,我们赶紧收拾出发。” 就在当天商量定了,于是准备了十几辆车子,把家小、金银财物、衣服行李等都装载到车子上。共有二三百匹好马。小喽啰们有不愿意去的,发给他们一些银两,任由他们下山另投别处;愿意去的编入队伍,加上秦明带来的军汉,一共有三五百人。宋江让大家分作三批下山,装作是去收捕梁山泊的官军。山上都收拾妥当,装上车子,放火烧了山寨,化为一片空地,然后分成三队下山。宋江和花荣先带着四五十人,三四十匹马,簇拥着五七辆载着家小的车子先行;秦明、黄信带领八九十匹马和相应的车子作为第二批;后面是燕顺、王矮虎、郑天寿带着四五十匹马,一二百人。众人离开了清风山,取道前往梁山泊。一路上看到这么多军马,旗号上又明明写着 “收捕草寇官军”,所以没人敢来阻拦。走了五七天,已经离青州很远了。
且说宋江和花荣两人骑马走在前面,后面车辆载着家小,与后面的人马只相隔二十来里路。前面到了一个地方,名叫对影山,两边是两座高山,山势相同,中间是一条宽阔的驿路。两人骑马正走着,只听到前面山里锣鸣鼓响。花荣说:“前面肯定有强人。” 他把枪带好,取出弓箭整理好,重新插回飞鱼袋内。一面让骑马的军士催促后面两起军马赶来,先把车辆和人马停下。宋江和花荣带着二十多骑军马,向前探路。走到前面半里多路,只见一群人马,大约有一百多人,前面簇拥着一个骑马的年轻壮士。他是怎么打扮的呢?但见:
头上戴着三叉冠,镶嵌着金圈玉钿;身上穿着百花袍,绣着锦织团花。铠甲如同千道火龙鳞,腰带系着一条红玛瑙。骑着一匹如胭脂般的宝马,手中拿着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。背后的小校,都穿着红衣红甲。
那个壮士身穿红衣,骑着红马,站在山坡前,大声喊道:“今日我要和你比试,分个胜负,见个输赢。” 只见对面山冈子背后,很快涌出一队人马,也有一百多人,前面也簇拥着一个年轻的骑马壮士。他是什么模样呢?但见:
头上戴着三叉冠,顶着一团瑞雪;身上穿着镔铁甲,披着千点寒霜。素罗袍光芒四射,银花带光彩照人。坐下骑着一匹雪白的战马,手中挥舞着一枝寒戟银蛟。背后的小校,都穿着白衣白甲。
这个壮士身穿白衣,骑着白马,手中也拿着一枝方天画戟。这边都是素白旗号,那边都是绛红旗号。只见两边红白旗飘动,花腔鼓擂得震天响。那两个壮士二话不说,各自挺起手中画戟,催动坐下战马,两人就在中间宽阔的路上交锋,比试输赢。花荣和宋江见了,勒住马观看,果然是一场精彩的厮杀。正是:
棋逢对手,将遇良才。只见绛霞之中,卷起一道冻地冰霜;白雪光里,燃起几缕冲天火焰。就像故园冬末,山茶与梅蕊争辉;又似上苑春浓,李粉和桃脂斗艳。这个按照南方丙丁火,如同焰摩天上的丹炉下凡;那个依照西方庚辛金,好似泰华峰头的玉井翻涌。宋无忌发怒,骑着火骡子飞奔到人间;冯夷神生气,跨着玉狻猊纵横在世上。左右红云与白气相互侵扰,往来白雾间夹杂着红霞。
当时两个壮士,各使方天画戟,斗了三十多个回合,不分胜负。花荣和宋江在马上看了,不禁喝彩。花荣慢慢驱马向前观看,只见那两个壮士打到激烈处,两枝戟上,一枝是金钱豹子尾,一枝是金钱五色幡,搅在了一起,上面的绒绦缠结住,怎么也分不开。花荣在马上看到,便勒住马,左手从飞鱼袋内取弓,右手从走兽壶中拔箭,搭上箭,拉满弓,瞄准豹尾绒绦较近的地方,飕的一箭射去,恰好把绒绦射断。只见两枝画戟分开,那二百多人一齐大声喝彩。
那两个壮士不再打斗,都纵马跑过来,直到宋江、花荣马前,在马上欠身行礼,齐声说道:“愿求神箭将军大名。” 花荣在马上回答说:“我这个义兄,是郓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宋公明。我就是清风镇知寨小李广花荣。” 那两个壮士听了,收起画戟,便下马,以隆重的礼节下拜,说道:“久闻大名。” 宋江、花荣慌忙下马,扶起那两位壮士,说道:“你们穿着盔甲,不必多礼。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?” 那个穿红的说道:“小人姓吕名方,祖籍潭州人氏。平时喜爱效仿吕布,因此学习这枝方天画戟,人们都叫我小温侯吕方。因为贩卖生药到山东,赔光了本钱,回不了家乡,暂且占据这对影山,打家劫舍。最近来了这个壮士,要夺我的山寨,还说要和我各占一山,他又不肯,所以每天下山厮杀。没想到缘分注定,今日能遇到及时雨和花将军,果然名不虚传。还请二位指教。” 宋江又问那个穿白的壮士姓名。那人回答说:“小人姓郭名盛,祖籍西川嘉陵人氏,因为贩卖水银,在黄河里遭遇风浪翻了船,回不了家乡。原来在嘉陵跟当地兵马张提辖学了方天戟,后来使得非常熟练,人们都称我为赛仁贵郭盛。在江湖上听说对影山有个使戟的占了山头,打家劫舍,所以特地来比试戟法,争夺山头。连续战了十几天,不分胜负。没想到今日能遇到二位,真是上天眷顾。” 宋江把之前的事情都告诉了他们,然后说:“我来给二位调解,如何?” 二位壮士非常高兴,都答应了。后队人马这时也都到了,一个个互相引见。吕方先请众人上山,杀牛宰马,摆下筵席。第二天,郭盛又置酒设宴款待大家。宋江趁机劝说他们两个入伙,一起去梁山泊投奔晁盖聚义。那两人欢天喜地,都答应了,便把两山的人马点齐,收拾好财物,准备出发。宋江说:“先别急,不能就这样去。假如我们这里有三五百人马去梁山泊,他们那里也有探子在四十里外探听消息。倘若他们以为我们是去收捕他们,那就麻烦了。等我和燕顺先去通报一声,你们随后再来,还是分三批走。” 花荣、秦明说:“兄长说得对。就按这样安排,陆续前进。兄长先走半天,我们催促人马,随后起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