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诗说道:
独霸梁山却心怀可羞之志,嫉恨贤能、傲慢对待士人,缺少宽容与柔和。
只把富贵当作自身所有,却将英雄视为寇仇。
花竹环绕的水亭弥漫着杀气,鹭鸥栖息的沙渚上落下颗颗人头。
其规模狭小实在可笑,最终性命也将毁于一旦。
话说当下何观察领了知府的命令走下公堂,马上来到机密房与众人商议。众多捕快说道:“要说这石碣村的湖荡,紧靠着梁山泊,到处都是广阔无边的芦苇丛和水港。要是没有大队的官军,配备舟船人马,谁敢去那里抓捕贼人。” 何涛听完,说道:“你们说得在理。” 他又回到公堂,向府尹禀报道:“原来这石碣村的湖泊,紧挨着梁山水泊,周围全是深深的港汊和水湾,还有大片的芦苇荡。平日里这里就时常有人被劫,更何况如今又多了那伙强人在里面。要是不调集大队人马,根本不敢去那里抓捕贼人。” 府尹说:“既然如此,再派一员能干的捕盗巡检,拨给他五百官兵,和你一同前去缉捕。” 何观察领了命令,又回到机密房,召集众多捕快,挑选了五百多人,让他们各自去准备各种物品和器械。第二天,捕盗巡检领了济州府的公文,和何观察一起点齐五百军兵,带着众多捕快,一同朝着石碣村进发。
且说晁盖、公孙胜自从放火烧了庄院,带着十几个庄客来到石碣村,半路上碰到阮氏三兄弟,他们各自拿着器械,前来接应晁盖等人回家。七个人都聚集在阮小五的庄上。当时,阮小五已经把家小搬到了湖泊里。七人正商量着要去投奔梁山泊的事情,吴用说:“如今在李家道口,有个叫旱地忽律朱贵的人在那里开酒店,专门接待四方好汉。但凡想要入伙的,都得先去投奔他。我们现在准备好船只,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到船上,再送些人情给他,让他引荐我们。” 大家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的事,这时,几个打鱼的跑来报告:“官军大队人马朝着村里飞奔过来了!” 晁盖立刻起身喊道:“这些家伙追来了,我们不能跑!” 阮小二说:“别怕,我来对付他们!让他们大半死在水里,小半被我们刺死。” 公孙胜说:“别慌,且看我的本事。” 晁盖对刘唐和吴用说:“刘唐兄弟,你和学究先生先把财物和家小装载到船上,直接撑到李家道口左侧等着。我们看看形势,随后就到。” 阮小二选了两只摇橹的船,把母亲和家小,以及家中的财物都装到船上;吴用、刘唐各自押着一只船,叫七八个随从摇着船,先往李家道口去等候。晁盖又吩咐阮小五、阮小七,让他们撑着小船,按计划迎敌。两人各自划船离开了。
且说何涛和捕盗巡检带领官兵,渐渐靠近石碣村。他们看到河岸边有船,便把船全部抢夺过来,让会水的官兵先上船进发。岸上的人马和船上的人马相互呼应,水陆并进。他们来到阮小二家,一起呐喊着,人马齐发,冲了进去,却发现是一所空房子,里面只有一些粗重的家具。何涛说:“先去抓几个附近的渔户问问。” 一问才知道,阮小二的两个兄弟阮小五、阮小七都住在湖泊里,没有船根本去不了。何涛和巡检商议道:“这湖泊里港汊众多,路径复杂,而且水荡坡塘,深浅不明。要是分散开来去抓捕,又怕中了贼人的奸计。我们把马匹都让人看守在村里,所有人都上船。” 当时,捕盗巡检和何观察以及一众捕快,都上了船。他们抓到的船不止百十只,有的是撑的,有的是摇的,一起朝着阮小五打鱼的庄子驶去。船行驶了不到五六里水面,只听到芦苇丛中有人唱歌。众人停下船来听,那歌是这样唱的:
“一生都在蓼儿洼打鱼,不种青苗也不种麻。
酷吏赃官全都杀尽,忠心报答赵家官家。”
何观察和众人听了,都吃了一惊。只见远远地有一个人,独自摇着一只小船唱着歌过来。有认识的人指着说:“这个人就是阮小五!” 何涛一招手,众人齐心协力向前,各自拿着器械,挺着身子迎了上去。只见阮小五大笑,骂道:“你们这些虐害百姓的赃官!竟然如此大胆,敢来招惹老爷,这不是来捋老虎的胡须吗!” 何涛背后有会射箭的,搭上箭,拉满弓,一起放箭。阮小五见箭射来,拿着划船的木楸,一个筋斗翻进水里。众人赶到跟前,扑了个空。
船又行驶了不到两条港汊,只听到芦花荡里有人吹口哨。众人把船摆开,只见前面有两个人,摇着一只船过来。船头上站着一个人,头戴青箬笠,身披绿蓑衣,手里拿着条笔管枪,嘴里也唱着:
“老爷我生长在石碣村,生性就爱杀人。
先斩了何涛巡检的脑袋,送到京师献给赵王君!”
何观察和众人听了,又吃了一惊。一起看过去,前面那个人拿着枪唱着歌,后面那个人摇着橹。有认识的人说:“这个正是阮小七!” 何涛大喝:“大家齐心协力向前,先抓住这个贼,别让他跑了!” 阮小七听了,笑着骂道:“你们这些贼寇!” 便把枪轻轻一点,那船就转了方向,朝着小港汊里驶去。众人呐喊着,追了上去。阮小七和摇船的人,飞快地摇着橹,嘴里吹着口哨,在小港汊里穿梭着只顾跑。众官兵追来追去,发现水港越来越窄,何涛说:“先停下!把船都靠岸停好。” 众人上岸一看,只见四周茫茫一片都是芦苇,根本不见一条旱路。何涛心里疑惑,拿不定主意,便问当地居住的人。那人说:“我们虽然在这里住,但也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地方。” 何涛便让划着两只小船,每只船上带三两个捕快,去前面探路。这几个人去了两个多时辰,都没有回来报告。何涛说:“这些家伙真没用!” 又派了五个捕快,再划两只船去探路。这几个捕快划着两只船,又去了一个多时辰,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。何涛说:“这几个都是老捕快了,机灵得很,怎么也这么不懂事,怎么连一只船都不回来报信?没想到带来的这些官兵,也都稀里糊涂的。天色又渐渐晚了,在这里毫无头绪,这可怎么办?我得亲自去走一趟。” 他挑了一只轻快的小船,选了几个经验丰富的老捕快,各自拿了器械,划起五六把桨,何涛坐在船头上,朝着芦苇港里划去。
这时太阳已经西沉,船划了出去,大约行驶了五六里水面,看见侧边岸上有一个人提着锄头走过来。何涛问道:“你这个汉子,是什么人?这里是什么地方?” 那人回答:“我是村里的庄稼汉。这里叫断头沟,没路可走了。” 何涛问:“你有没有看见两只船经过?” 那人说:“是不是来抓阮小五的船?” 何涛问:“你怎么知道是来抓阮小五的?” 那人说:“他们就在前面的乌林里打斗呢。” 何涛问:“离这里还有多远?” 那人说:“就在前面,能望见的地方。” 何涛听了,便叫船靠过去接应,派了两个捕快,拿着叉上了岸。只见那汉子提起锄头,手起锄落,一锄头一个,把这两个捕快都打下水里去了。何涛见了大吃一惊,急忙跳起身来,正准备往岸上跑,只见那只船突然一歪,从水底下钻出一个人来,一把扯住何涛的两腿,扑通一声,何涛倒栽进水里。那几只船上的人正准备逃走,提锄头的人跳上船来,一锄头一个,挨个打过去,把他们的脑浆都打了出来。何涛被水底下的人倒拖上岸,那人解下何涛的搭膊,把他捆了起来。原来水底下这个人是阮小七,岸上提锄头的汉子是阮小二。兄弟俩看着何涛骂道:“老爷我们兄弟三个,向来就爱杀人放火,你这种人算什么东西!你怎么敢这么大胆,特地带着官兵来抓我们?” 何涛哀求道:“好汉,小人是奉命行事,身不由己啊。小人哪敢大胆来抓好汉!求好汉可怜可怜我,我家里有个八十岁的老娘,无人赡养,饶我一命吧!” 阮家兄弟说:“先把他捆成个粽子,扔到船舱里。” 说完,把那几个官兵的尸体都扔到水里。两人吹了一声口哨,芦苇丛中钻出四五个打鱼的人,都上了船。阮小二、阮小七各自驾着一只船离开了。
且说捕盗巡检领着官兵,都在船上,说道:“何观察说捕快们办事不力,自己去探路,也去了好长时间都没回来。” 这时正是初更左右,星光满天,众人都在船上乘凉。忽然,一阵怪风刮来,这风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