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九节:祸福】
稷云,修真门的天之骄子,虽出生便丧父丧母,可在景星长老的照顾下却从未感受过半分孤独,仙山这样脱离于世俗的成长环境,让稷云觉得世界多么简单美好,这样的观念也自然而然的影响着稷云的成长,使其长成了一个单纯活泼的大男孩儿,以至于后来某天在九州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后,他才发现人世的险恶,对世界也产生了另一种看法……失望至极。
或许是因为此人是仙山前掌门的遗孤,又或是因为此人天赋使然,稷云从小便在光辉中长大,尽管如此,江归涯也没将稷云养成一副败家样子,值得夸赞的是,在江归涯膝下长大的稷云虽过着“众星捧月”的生活,可性情始终是朴实无华的,有些许江归涯潇洒度日的态度,却无半分那花花公子的纨绔模样。
可世上没有完美之人,这样的天赋给稷云带来一份荣耀的同时,更给他带来了一份不可避免的自以为是。
稷云自以为是的宣扬正道、惩恶扬善,引众人剿灭了不死族余孽……又自以为是的将尹箬送去尹家,认为这是最正确的决定,认为这样的决定恰恰弥补了当初自己的过错。
可笑至极,这错本就不该来的。
稷云自以为是的断送了一个人的一生。
如果稷云没有下山,如果稷云没有在四下张望、寻找奇物之际瞥到金瞳,感受到不死族气息,如果稷云跟随那不死族回去,看到了箬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,如果稷云回去没引着御灵楼众人前去皎州……
或许,一切便不会这样,或许,尹箬便不会是现在这般阴沉,或许,那孩子此时,正高高兴兴地和家人打打闹闹……
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,一步错,步步错,发生了的事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了,只能由着身子失重,慢慢地坠入无边无际的黑暗。
可转念一想,这祸在某种程度可能是福。
如果稷云没下山,如果稷云没看到金瞳,如果稷云看到金瞳后跟随其前去家中放过这一行人,如果稷云没引着御灵楼众人前来剿灭余孽……那稷云和尹箬这人,今生今世便错过了。
天道恢恢,疏而不漏,箬一家能藏得了一时,却藏不了一世,终有一天,他们会被发现,那时,箬或许便不像这般好运得救于某人,或许早已成为了某人的剑下亡魂。
如果稷云救了尹箬,没将其送去尹家,放任他在皎州自生自灭,尹箬或许与稷云这辈子便又要错过了……尹家是不好,可值得肯定的是,这样的逆境在给予尹箬磨难的同时,更是“重炼”了尹箬的心,尽管过程如此残酷,后果如此不堪,但不可否认的是,正是因为这样的痛苦才促成了尹箬的坚韧不屈,才得以让他这“上不了台面”的实力得以进入仙岛第一的修真门。
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”
这样的道理,在好多年的某日,二人才终于想通。
……
那年,稷云十二岁,启修不过半年,便悟出些正道门路,先不说改良了“化瞳术”,就单说这习得普通人要修行几年的化形之术就可看出此人天赋使然。